未下时大热,下后无大热,可知大热乘虚入里矣。 故伤于风者,上先受之;伤于湿者,下先受之。
里实表虚,内外俱病,皆因汗、下倒施所致。 但浮而不大,则不涉阳明,是仍在太阳也。
邪在上焦,吐而不利。仍与麻黄,只微除在表之风寒,而不解内扰之阳气。
”又云∶“太阳中风,脉浮紧,不汗出而烦躁。温病内外皆热,所以别于中风、伤寒之恶寒发热也。
而旁门歧路,莫知适从,岂非叔和编次之谬以祸之欤?一宿乃下,如不下更服,取下为效。
吴又可《温疫论》,程郊倩《热病注》,俱有至理可传,愚不复赘。如初服桂枝而反烦,解半日许而复烦,下之而脉仍浮、气上冲,与不汗出而躁烦,服药微除而烦瞑发衄者,皆阳气重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