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抵辨结胸之法,但当证书最为有准。 然亦有在里者,如伤寒不大便五六日,头痛有热者,与承气汤。
须待其里亦实而与表平,平则和,和则阳津阴液自相和谐,所以便自汗出而愈也。 若果邪热不尽,则「□乃解」三字从何太阳病,脉浮紧,发热身无汗,自□者愈。
不须附子者,以汗虽多,而未至于亡阳;不须芍药者,以汗已止,而嫌其敛阴也发汗后,其人脐下悸者,欲作奔豚,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。五苓散,邪已入府表证已微,故方中只用桂枝一味主表,其余四味皆主里之药也。
不然,烦躁亦结胸证中之一也,何遽云死耶!问曰:病有结胸,有藏结,其状何如?程知曰:此言中风传阳明,表邪未解,仍宜用桂枝汤以解肌也。
并不引古经一语,皆出心裁,理无不该,法无不备。若徒就纸上陈言,牵强附会,又何异病□下素有痞,连在脐旁,痛引少腹,入阴筋者,此名藏结,死。
喻昌曰:误下而致里虚,外热乘之,变而为利不止者,里虚不守也,痞□者,正虚邪实,中成滞碍,痞寒而不通也。其小便浑赤,是热已在里,即有头痛发热之表,亦属里热,与承气汤下之可也;若小便清白,是热尚在表也,即有不大便之里,仍属表邪,宜以桂枝汤解之。